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生工作>>学生风采>>正文

考研经验分享|湖北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讲述人:王雪莹

发布日期:2025-05-06 作者: 访问次数:[]

汉语212班的王雪莹,2025年一志愿上岸湖北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初试成绩352(政治57、英语一50、专业一122、专业二123),初试排名15。

考研,是一项需要系统规划和科学备考的学习任务。在备考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从选择院校到制定复习计划,从知识积累到答题技巧的掌握,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一、 考研动机与目标

考研之路,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而我踏上这条道路,最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我读研只是为了读研,希望通过这段经历提升自己,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选择院校时,我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上岸的难度、地理位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我选择了离家近、上岸概率相对较高的学校,更重要的是,这所学校有我心仪的合作孔子学院,能够满足我对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期待。经过慎重考量,我确定了自己的目标院校——湖北大学。

建议学弟学妹在备考前期多搜集信息,选择大于努力。

二、 专业课备考经验:背多分

专业课一(以《现代汉语》为例)。

1. 我在三、四月份开始听李秀月的现代汉语课,比较基础,可以跟着初步了解重点和大致的设题方向。最好听完课就读,第二天再读。

2. 大概到暑假,就必须开始背诵了。尽量找标有任务天数的背诵资料或者自己按照章节把《现代汉语》拆分,每天都要背,慢慢往后推进,前期遇到实在不喜欢的部分或者不知道怎么背的部分,大声读,宁可先多读不背也不要跳过。

3. 确定目标院校后要研究真题,看重点分布。例如:有的学校会语法、词汇等章节各考一道主观题,确定之后再从每一章里找到比较重要的部分,做到心中有数。

4.不管用什么资料,都不要忽略课本,课本例子很重要

专业课二,我目标院校专业二只考《引论》,以下是《引论》的学习方法。

1.《引论》一轮强推b战阿婷学姐的带背,也是听一课读一课。

2.资料就用丸子的,很全而且重点分明。

3.推荐葫芦丝背书法(由站up主葫芦丝提出)个人觉得很适合结合着《引论》资料背,后期越背越快,我在临考前可以三个小时顺一遍《引论》。

4.如果目标院校案例分析占分比较多,要重点注意,但不需要开始太早。可以从十月份开始搜集案例分析素材和高分表达,十一月份自己掐表写,写完之后给kimi喂评分标准,让kimi批改,个人觉得这部分不需要报班。考前至少要完整合规地写三篇。

5.也需要确定目标院校后研究真题,看重点分布。

根据其他学姐的经验,《要略》多考选择题,可以买刷题小程序过遍数,这个正向回馈短期看来可能不明显,但是相信自己,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数

三、 英语备考经验

1. 纯属个人经验:基础好不好都不需要看田静的语法课,也不用做每日一句,浪费时间。

2. 背单词,每天都要背。我用的扇贝app。

3. 阅读我是从暑假开始的,大致每天做两篇,做完听课,我听的唐迟18年封神版,个人觉得挺不错的。阅读非常重要。

4. 作文听不听课看个人,但是一定要总结自己的作文模板。

四、 政治备考经验

1. 我是从九月份开始听徐涛的课的,只听了马原部分,根据身边其他学姐经验,其他部分没必要听,也是浪费时间。

2. 不建议买《核心考案》,可以买上一年的背诵手册听课用,里面全是重点,省时省力。也是,听一课读一课。

3. 上年政治题改动比较大,可能各个老师会侧重培养政治素养,但是政治素养比较抽象而且短期内不易提高,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五、 其它备考心得

1. 相比坐在图书馆耗时长,更重要的是实际学习时长,前期可以下载番茄to do记录学习时长,起到督促作用,避免假学习。标准时长可以大致概括为:几月份学几个小时(例如:八月份每天实际学习八个小时)。到暑假后就不需要用这个软件了,等状态上来了反而成了负担。

2. 暑假留校报自习室。这是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把握好暑假最起码可以让自己觉得自己没有落后于别人。而且这是为暑假后冲刺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期。

3. 择校之前去预选学校城市逛一下,避免复试后悔。

4. 英语基础差的慎重报湖北和北京。 25届高分卡英语单科线的数不胜数,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

5. 慎重报考不保护一志愿的学校和著名黑名单学校(听人劝吃饱饭)。

6. 劳逸结合。每周休息一天,如果发现休息完不好恢复学习状态,也可以分为两个半天。

学弟学妹们,考研路虽难,但请相信“功不唐捐”。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在为梦想铺路。坚持下去,用汗水和勇气去追逐,你们一定能够实现目标,拥抱属于自己的未来!

上一条:考研经验分享|内蒙古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讲述人:吴东臻 下一条:考研经验分享|首都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讲述人:袁赛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