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秉初心砥砺奋进续华章
——以“红色经典”助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郭亭亭 英语系党支部
山河披锦绣,盛世写华章。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一百零一载栉风沐雨,一百零一载春华秋实,回眸一个伟大政党历经百年的不朽荣光,我们看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昂然屹立。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十大,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奋勇前行,在历史长卷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一百零一载,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因为有你,我们才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正加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进一步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新的全面部署。从30年代私塾教育到60年代没有物质条件保障的教育,到面向现代化的教育,一所所高校相继建起,一项项教学设施不断完善,一批批师资力量不断加强,一条条教育制度不断被改革。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职责和重大使命,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是保证党对高校坚强领导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实际工作中,破解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使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任务。英语系党支部全体教师及党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工作实际中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党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红色电影、党史资料等“红色经典”为抓手,助推高校“党建+业务”有机融合,为喜迎党的二十大献礼。
党章正衣冠,党章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支部创新活动形式,定期开展“以学习党章为主线”的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教育引导党员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践行学术道德、严守纪律底线,认真抓好党员的日常性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党内关爱帮扶,坚定党员信念,党员意识,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根据日常教学和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潜在的隐患,英语系党支部定期开展“以学习党章为主线”的“党史学习教育”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既规范了党支部组织生活,又促进了教师党员的政治站位提高与工作中的及时反省与工作改进。党章常态化与创新式的学习,既规范了党支部组织生活,又促进了教师党员在工作中的及时反省与改进,提醒党员要时刻以党章规范为行为指南,争做模范表率,助推政治学习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
融合促发展,支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为抓手,认真组织支部党员学习探讨黄友义先生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英文翻译版,开展对其汉英翻译策略学习、探讨等活动。随着国家对《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三进”工作的展开,支部也将继续注重政治学习与专业学习研究相结合,开展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学习,探讨如何有效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英语读写、演讲、翻译等课程,增加支部政治学习的有效性和生命力,用深入结合业务的形式生动上好党课,帮助支部党员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切实将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不断增强政治性、时代性、战斗性。
思政续华章,以红色电影、党史等为学习资料,定期召开支部会议,讨论如何将红色经典资料融入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注重政治学习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引导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凝聚教师团队力量,群策群力,积极探索英语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日常的支部、系部教研活动中,引导英语系和党支部全体老师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精心备课,积极把红色电影、党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等“红色经典”融入到英语专业课教学中,将课程思政元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英语专业课教学,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感教育和感恩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积极意义。红色电影、党史等“红色经典”被融入到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既提升了支部教师党员的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又强化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感教育和感恩教育,助推政治学习与课程思政相结合。
在今后的工作中,英语系党支部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工作,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把党建工作摆在首位,无论开展什么工作,都要在搞好党建工作的基础上统筹谋划,找准目标和定位,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先锋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干劲。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站在党的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发扬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勇挑重担、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实际行动、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赓续党的高等教育新的历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