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书写新时代
大外二部 石开妍
百年艰辛,百年奋斗!在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下,在中华民族意志空前坚定的2022 年,我们迎来了二十大。回望这百年征程,党的领导不断加强,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全民团结共同抵抗新冠肺炎……这一系列的成果,无一不在诉说着,我们的国家和中国共产党正在一步又一步走向更好的明天,踏步走向更好的未来。
作为一名“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的中年教师,我感到无比荣幸:我没有经历过战乱饥荒的绝望,没有体会过没学可上的滋味,受惠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要怎么做才能无愧于新时代?”我时常问自己。随着时间推移,我不断成长,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做好本职是基础。
我是2006年入职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的,至今已工作16年。16年来,我常常问自己:怎样才算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长期的教学和反思让我明白:做好本职工作包括很多:以身作则、苦练内功、终身学习、润物无声……
以身作则,正影先正身,言传身教做表率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它是师范类最高学府的校训,更是每一个教师的座右铭。教师不经意的一举一动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学生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培根铸魂育英才,铁肩担起兴邦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用模范的言行引领学生成长,用高尚的人格涤荡学生心灵,这是教师入职第一天就应该坚守的初心。
从教16年来,我非常注意自己的做事原则对学生的导向作用,注意自己言行举止的导向作用,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放在和知识的传授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位置。
苦练内功强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就是一个苦练执政内功的过程,中国政府走过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质量的过程。中国共产党能走过百年愈发赢得百姓信任,中国政府能在短短几十年不断交出亮眼的成绩单,是和对己严格要求分不开的。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苦练内功体现在每一次虚心听课求教中,体现在无数次磨课推倒重建中,体现在无数次的反思和长期的沉淀中。即使一本教材反复讲十轮,一个专业连续教十年,教法的创新永远在路上。
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即使身处困难年代和艰苦环境,习总书记依然秉持良好的读书习惯:到梁家河插队,他随身带了沉甸甸的一箱书。白天干活,劳动间隙时在看书,放羊时也在黄土高坡上看书,晚上就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高校教师,我在工作的同时也时刻保持学习,在休产假期间,我不仅坚持看了10本书,开拓了自己的眼界,还参加了全国翻译大赛,在高手如林的赛场上结识了很多同龄甚至是大龄的求知者。这些知识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却无时无刻不在指导着我现在的工作,让我不断成长。所谓师生双向奔赴,不是强迫学生走近老师,而是师生一步步走近对方的兴趣爱好,从而不断认同对方的闪光点。我的微信、QQ和电话通讯录里70%都是历届的学生,我有经常浏览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的习惯,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和所思所想。我理解学生的天马行空和年少轻狂;也能脱口而出最新的网络流行语,能和学生同频共振,和学生打成一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座右铭;以人民为基础,是党根本不变的宗旨。党与国家的发展,有每一位老百姓的贡献。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掌握者,不受老百姓信赖,是活不长久的。而我们党历经百年沧桑挺立到现在,离不开与民众的鱼水之情。这也证明了党的方向是对的,是值得百姓们打心底里信任的。为了我们自己,也要“永远跟党走”。
对党的理论的领悟已贯穿在我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16年的从教经历让我看到了学生花期的不同,明白了有教无类,也发现了85后、90后和00后人生观和追求的异同。我遇到过天赋异禀的孩子,也目睹过学习困难户的焦虑;我见多太多阳光少年少女,也听过自闭症抑郁症患者的诉说。教育不是让少数学霸更加拔尖,而是带领每一个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教育是有温度的,是润物无声的。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发表的新年贺词。贺词饱含对广大人民的深情,彰显对中国发展的坚定信心,体现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与担当,激荡起亿万人民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追梦人的征程,不断向着未来延伸。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之年。前进道路上,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困难更有希望。“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继续前进,我们一定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新高度。我愿永葆教育的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用青春热血描绘更加绚丽多彩的教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