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月6日,在我校龙湖校区4号楼311学术报告厅,召开了我院郭万群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范式的主体间性演进与重构研究》的开题论证会。本次论证会邀请到的专家学者有,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南大学董剑桥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和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欧阳护华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武和平教授,《外语电化教学》常务副主编胡加圣教授,山东大学杨港教授,河南师范大学尹苏教授,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王利利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科处处长魏新强教授,中原工学院社科处处长周纪昌教授,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杨道云教授。论证会现场还有项目组成员,我院全体教师,河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大学外语部教师代表,论证会由中原工学院社科处处长周纪昌主持。
郭万群教授的开题报告,主要从课题研究内容、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及实施方案、人员分工、研究进度、预期成果等几个方面展开。重点阐述了如何将主体间性哲学引入外语教学范式的演进研究,项目中的大学英语教学范式包括哲学层、学科层(教育理论、技术和政策)和实践层,其中实践层是核心,学科层是支撑,哲学层是关键。具体研究将从主体间性理论框架建构、教学范式演进规律阐释、教学范式重构机制探索、教学范式研究成果推广等几个方面推进。
与会专家学者,均表示该项目不仅有理论深度,还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胡加圣教授指出,项目开题报告澄清了作为大学外语教学哲学理论基础的几个“间性”概念,为后续研究搭建了可行性理论框架和可操作性概念基础,并且,改项目以主体间性理论来论证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的重构在新媒体时代下具有创新性。欧阳护华教授指出,长期以来,英语教学界,包括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界,往往被权威人士批评缺乏哲学层面与教育价值体系的融合,过于追求技术、方法层面的“先进”。而该项目充分并及时的纠正了这一点,项目从历史(时)的、动态的、建构的理论与实践融合等,将对我国外语教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杨港教授指出,项目理论根基扎实,思辨过程严谨,整体设计精细,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强,对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此外,专家学者也为该项目的顺利进行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郭万群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院立项的第5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强科研的投入、指导以及过程性服务,各级各类项目立项以及入院经费等,均取得优异成绩,并在学院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今后,我院也将继续努力,持续做好服务,助推我院科研再上新台阶。(通讯员:柴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