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院概况>>荣誉榜>>正文

不忘初心,一直在路上

发布日期:2019-09-12 作者: 访问次数:[]

六年前的秋天,入职中原工学院,开始把身份从一名学生转换成一位老师,还记得六年前的九月份,窗外已经开始凉爽,但当我第一次正式站上讲台,心理的紧张直接催生了一连串的汗水,当时除了嘴貌似正常的在说话外,感觉全身都在颤抖。为什么紧张?一方面是因为还不太适应身份的转换,但我觉得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对教师的敬畏,对三尺讲台的敬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一千两百多年前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传道,有人解释为传授道德观念,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说的“思想教育”,因为德是基础,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是不能成才的。但这里的“道”其实更应该是《道德经》中的道,应该指的是事物的规律、道理。授业,可以理解为讲授我们的专业。解惑,指的是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为学生解开困顿和迷惑。也就是说,作为一位“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讲好每一节专业课,还需要在平时以身作则,在言传身教中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做好“引路人”,“引路人”其实对应着勤勤恳恳、对应着无私奉献。

在教学中,六年来,我先后主讲了9门课程,获得过三次校级工会积极分子称号,两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一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称号,一次文明教师称号,一次优秀班主任称号,一次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平时在授课之余,利用晚上的时间义务给学生开展读书会活动,至今组办了有几十场,增加了学生的读书量。我主讲的课程基本都与中国文学相关,所以平时考试课程,对于卷面成绩第一名的学生,我买一本或一套书送给学生,激励学生学习,同时也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每年考研的时候,我也义务辅导学生考研,给学生讲授我的学习经验,2017年一位学生以417分的高分成绩被北京语言大学录取,可以说我内心比学生还要高兴。因为真心的付出换回了学生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些累,但我很享受这份充实,很感动学生在毕业时说声谢谢老师。

专业方面,我一直学的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到现在做中国新诗研究。我的研究方向,相信大家一定会比较陌生,为什么陌生?有句玩笑话说,今天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诗歌本身是一个没有市场,没有受众,也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文体,但我还要去做研究,简直是“自寻死路”。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诗歌看似小众,其实也很大众,比如咱们不可能不知道戴望舒、徐志摩、余光中、顾城、海子等诗人,也不可能不知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还有“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等诗句。其实,诗歌是最能满足一个人高兴或失意时,内心情绪的波动。希望大家有事没事都可以多读读诗。当然,我之所以能坚守,更为重要的是热爱,就跟我当年毕业时认定一定要成为一名教师一样,我心里对我的专业和研究领域无比热爱。我觉得当一个人的爱好与他的事业相一致的时候,不见得会多么轰轰烈烈,但一定是细水长流,内心感受就像海子的名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也因为热爱,所以会持之以恒。从2013年入职开始,我就一直申报国家课题,前后申请了四五次,基本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这个过程中,我并不着急,我觉得只要认真用心去做一件事情,即使不能开花结果,这个孕育过程也是非常值得期待,也是可以使自己不断提高的。不得不说,我还是幸运的,2016年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课题名称为《20世纪台湾现代诗的突围与转型研究》。在申报这个课题的过程中,论证本子前后改动不下数十次,在过程中也得到很多想法,并把想法转换成了论文,转换成了学生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近三年,我发表论文14篇,且全部为约稿,被邀请为河南诗人诗集出版作序写诗评文章3篇,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邀请做海子诗歌讲座一场,被郑州诗歌团体邀请为嘉宾参与诗歌活动十数次。

这些是我短暂的几年教师生涯中的一些感受,我相信这肯定不是我的终点,我的教师生涯也只是刚刚开始,因为我在中原工学院感受到了开心与幸福。不忘初心,一直在路上。

 

                                                      柴高洁

上一条:陈大为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下一条:致敬祖国70华诞 培育中工国际化人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