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术研究>>FOLKS讲坛>>正文

数字信息与语言教学系列folks讲坛(第二十一至二十八讲)

发布日期:2019-12-09 作者: 访问次数:[]

2019年12月6-7日,数字信息与语言教学系列讲坛,在我校龙湖校区4号楼311学术报告厅和国际教育学院102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应我校外国语学院邀请,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南大学董剑桥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和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欧阳护华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武和平教授,《外语电化教学》常务副主编胡加圣教授,山东大学杨港教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学产品总监任立业先生,无锡伊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超博士,分别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数字化信息技术中的语言习得问题》、《后方法时代的教与学》、《语言教师的数字素养》、《语料库语言学的跨学科前沿问题》、《语言习得心理与教学设计的“接口”问题探讨》、《学习3.0时代大学英语教育生态建设研究与实践——行业视角》、《赋能外语教学,融通课内外交互—eBookware+混合式大学外语教学模式创新》的精彩报告。

江南大学董剑桥教授

董剑桥教授从MOOC的体制性突围到SPOC的校园回归,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动不应该是信息技术浪潮裹挟下的跟风之举,在线课程学习也不是为了弥补课时不足的权宜之计。信息化语境下的外语学习模式衍变不但适合外语学习的实践性、交际性、情境性等特点,也得到掌握学习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的支持。探究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应该在如何契合学习者需求和语言认知规律上着力,而非纠结于技术应用的形式和细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欧阳护华教授

欧阳护华教授通过香港与广州一线教师与困难学生之间的成功案例,揭示了在后方法时代如何使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同感、共鸣、引导的原则来促进教学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几项策略,介绍体验式、交际法、任务教学法在教学法中的应用。

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武和平教授

武和平教授指出在数字原住民进入校园成为教学对象的主体之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对滞后,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阻碍因素。在数字时代,教师不仅需要使用技术的能力,更需要整合技术的数字素养来解决现代化教学环境中的教学问题。

《外语电化教学》常务副主编胡加圣教授

胡加圣教授从新文科大学外语概念入手,探讨外语学科尤其是大学外语教学的嬗变,并以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为例,阐述外语新学科的建设必须走跨学科研究之路。

杨港教授以学习倦怠为视角,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英语学习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探讨如何把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认知与心理因素融入课堂教学设计。

任立业先生指出现在学生的心理在学习中产生的影响比重越来越大,怎么去迎合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学习的行为产生更好的效果是公司后续研究的方向,行业机构根据教学中的困惑来总结经验,进行优化,形成了问题的总结和经验的积累,把它汇聚成理论的模型,再用它指导更多的学科或者老师的教学的过程。随着媒体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媒体、模式和模态创新为广大学习者创造了无处不在的学环境和立体化、数字化的泛在学习模式。接着任立业先生就从行业的视角谈机构是如何做的。

黄超博士以现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课时减少、教学任务加重、教学质量要求提高,尤其是过程化评估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eBookware通过教材数字化、教案立体化、交互透明化、在线课堂化,适用于包括英语在内的多语言、多学科的在线与在堂教学,实现翻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的轻量级平台应用,为老师轻松打造金课与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可选的富媒体教学资源和全程可关注的教学支持。

讲座,围绕“数字信息与语言教学研究”进行多方面展开,有指出教师不仅需要使用技术的能力,更需要整合技术的数字素养来解决现代化语言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通过具体案例,解释在后方法时代如何使用人本主义心理学,促进教学内容与形式的高度融合;有关于外语混合式教学中,探究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何为;有从新文科大外语概念入手,探讨外语新学科的建设的未来走向;有以学生倦怠为视角,探讨如何把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认知与心理因素融入课堂教学设计有等,讲座精彩纷呈,与会教师积极交流互动,并在理念、方法、应用等方面提高了认知、学习了经验。

(通讯员柴高洁

上一条:弘德讲坛暨FOLKS讲坛第二十九讲—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混合式外语金课前沿与实践探讨 下一条:弘德讲坛暨FOLKS讲坛第十九讲、二十讲—外国文学批评方法的个案分析、英国文学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关闭